close
2016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,實施1年以來,在北京政府積極推進下,成效逐漸顯現。特別是在去產能方面,隨著各項限縮產能政策出爐,市場供需平衡已大幅改善,相關產品如煤炭、鋼鐵等價格大幅回升,同時帶動前3季中國工業企業利潤持續好轉。根據中國工信部發布的新聞稿,前3季度去化的煤炭及鋼鐵過剩產能,已經達成全年目標的8成以上,市場煤炭及鋼材價格上漲,也分別超過5成及3成。顯然去產能動作正在優化相關產業結構,同時也提升部分優質廠商的競爭力與盈利能力。

去產能帶來一些正面成效,也讓殭屍企業一一現形。國資委近日公布一項數據,在目前所有央企中,需要專項處置的殭屍企業多達2041家,涉及資產規模達3兆人民幣。為數眾多的殭屍企業在這一波去產能過程中,已逐漸成為結構調整的問題核心,因為其連帶衍生的債務重組、資產處分及員工安置問題,都不易在短期透過單一政策就可以順利解決。未來能否妥善處置殭屍企業,將是驗證供給側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。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

油煙處理設備

嚴格說來,要成功處置殭屍企業,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些過剩產能的企業資源,包括土地、廠房設備、人力及技術等,藉由併購重整或升級轉型,順利過渡到新興產業,尤其是新興戰略與科技或數位創新產業,是未來產業發展大趨勢。

但殭屍企業之所以為殭屍企業,就是因為「僵而不死」,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。特別是大多數殭屍企業都屬於傳統產業,這部分現仍是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柱,具穩定經濟運行的積極作用。在高度政治考量下,中央及地方政府很難說重整就重整、說轉型就轉型。也因如此,大多數的殭屍企業仍可以從銀行及政府拿到資源,以借新還舊的債務模式苟延殘喘。只是,這也讓去產能成效大打折扣。

併購重整或升級轉型,某種層面來看,其實是培育新動能的一種概念。不過,這並非單純的從零到一、從無到有的過程,而是將舊有資源轉換成全新資源的作法。但前提是主政者必須有這樣的認知。併購重整式的「舊換新」,需擺脫過往陳舊包袱,且涉及企業及政府的利益重分配,難度更高。

供給側改革執行將近1年,去產能不能一直停留在「減法」思維,而必須加快轉換為「加法」模式。近來大陸總理李克強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,面對快速崛起的創新經濟,必須讓新動能逐步挑起大梁,舊動能則不斷煥發生機,就是這樣的概念。只是盤點大陸目前相關作法與政策,可以發現重點幾乎都置於「零到一」,「舊換新」著墨並不多。特別是在去產能過程中所形成的殭屍企業,如何讓其有效地轉換成新動能,幾乎不見任何相關政策的推出。這也令人不禁懷疑北京政府對於供給側改革的態度,是否只有做半套決心而已。也或許,短期經濟所面臨的嚴峻情勢,已成為習近平在位不可承受之痛。

不管真正原因為何,供給側改革這個頭已經洗下去了,基於面子及裡子,都不可能半途而廢。如何在這個大方向上,適時地修正偏離路徑並精進既有做法,或許才是北京政府更應該關心的。

就如同李克強在今年中國政府工作會報所指出的,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,必然會產生新舊動能跨代更替的過程。當傳統動能無法維持經濟成長力道時,就需要挹注新動能並讓傳統動能轉型升級,形成新舊並存的雙引擎,才能持續推動經濟成長。換句話說,當政府目標集中在去化產能之際,也應積極培育新動能,無論是從舊有產業轉化或是從新興產業淬煉,都是必要之舉。

改革最怕因循苟且,唯有大刀闊斧,才能大破大立。老舊產業需要創新作法,新創產業則需要資源挹注,一來一往之間才能維持平?。去產能與培育新動能是條並行不悖的道路,若能完美匯流才能真正顯現供給側改革的成效。

換個角度來看,當前創新科技或數位經濟所帶來的破壞性創新行為,已是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趨勢。在接下來持續去化過剩產能的同時,如何將舊有產業的過剩產能,成功移轉到新興產業的動能上,才是供給側「結構性」改革的真諦。能讓新、舊兩個產業在激盪中擦出更多火花,大陸經濟才能找到新藍海。

(旺報)

arrow
arrow

    gYISdnC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